从寺洼文化看古羌族文化与周文化之关系
作者: 田旭东  日期:2016-12-05 来源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西羌传 文化类型 羌人 时代文化 双耳罐 商颂 羌族文化 成汤 来王 周文化 
描述:
从敦煌文书看唐五代宋初敦煌地区的物权观念
作者: 朱江红  日期:2009-05-01 来源 :西北师范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物权 历史 唐五代宋初 敦煌 法律 文献 
描述:唐五代宋初是中国古代经济的大发展时期,处于中西交往通道上的重镇敦煌,社会经济发展迅速,人们对私有财产日益重视,研究当地的物权观念及其发展状况,可对当今法制发展提供有益的历史借鉴。 敦煌地区物权的主体由寺院、豪族地主、平民百姓三者构成。这一地区物权主体拥有的财产所有权结构,主要由寺院所有的财产、僧人个体财产、和世俗人所有财产三类组成。这一时期物权主体所有权的使用,在契约文书中,以物权所有人对动产、不动产的处分和转移行动中体现的较明显,其中对分家析产文书的分析深入揭示了财产共有现象。文章注重概念的解释,借用现代的专用名词,以现代物权法中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的构成为线索,探讨他物权的使用情况,并辑选出一些诉讼案例,利用案例式分析来阐述民众维护物权行动的全面性。 总之,唐五代宋初是一个重要的历史时期,研究敦煌地区物权观念的发展状况,对了解古代民法发展的水平和现代物权法出台的背景具有重要的意义。
从敦煌文书看唐代前期的和籴制度
作者: 杨际平  日期:2016-12-05 来源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军仓 收附 北庭都护府 户部郎中 贰分 唐代前期 敦煌文书 唐开元 当时当地 实施状况 
描述:
从敦煌文书看唐代河西地区的货币流通
作者: 尹伟先  日期:2016-12-05 来源 :社科纵横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张议潮 净土寺 李轨 敦煌文书 悉董萨部落 大凉 流通情况 河西地区 河西五郡 唐王朝 
描述:
从简牍材料看秦汉婚姻家庭问题
作者: 董宏义  日期:2010-05-10 来源 :郑州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张家山汉简 睡虎地秦简 婚姻 家庭 
描述:睡虎地秦简和张家山汉简的出土为进一步了解秦汉时期的婚姻家庭关系提供了实物证据。这些简牍材料佐证了传世文献的观点,弥补了存在的不足。首先,睡虎地秦简中所涉及的婚姻家庭问题,主要有秦时期的择偶标准、夫妻关系、家庭关系、夫妻离异以及继承关系等。秦代儒教思想还没有在社会上占据主导地位,因此儒家所极力倡导的“男尊女卑”在当时社会表现不明显。女子在婚姻、家庭、社会以及财产继承等方面都有一定权利。和汉代相比要高于汉代女性。其次,张家山汉简中所涉及的婚姻家庭问题,主要有西汉时期的婚姻形式、家庭成员的关系及地位、夫妻离异以及继承关系等方面的问题。汉代儒家思想已经在社会上得以确立,儒家思想对妇女的束缚表现在许多方面,如女性再嫁,被认为是不贞之举。财产继承时也要受到种种限制。但受世俗的影响婚姻家庭关系还是传承了上古的种种做法,如男子纳妾、通奸、重婚等。财产继承时强调嫡庶和长幼等。 秦汉时期是我国封建时代的开始和发展阶段。这段时期很多制度得以建立并流传下来,并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秦汉简牍所反映的婚姻家庭问题和文献资料相互印证,为全面了解秦汉婚姻家庭提供了不少帮助。因此研究秦汉婚姻家庭问题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从考古发现看辽上京地区契丹人习俗
作者: 杨婷婷  日期:2014-03-01 来源 :辽宁师范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契丹 辽上京 习俗 
描述:辽上京的营建,为契丹辽王朝的建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了更加深入的了解辽上京地区的发展进程,本文拟利用该地区考古发现与以往的研究结果,结合历史文献,对当地契丹人风俗习惯进行深入分析探讨,以期有助于深化上京地区契丹人习俗的研究。风俗习惯与历史演化是相辅相成的,对一个地区的风俗习惯 的充分了解,更有利于了解整个地区的发展进程。本文以辽代上京地区居民的风俗习惯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辽上京地区现存瓷窑遗址、祖陵陵园遗址及佛教遗址的深入分析和探查,探索了辽上京地区契丹人的生活习俗、殡葬习俗和宗教习俗,旨在发掘该地区风俗演变的深层次原因。从考古发现上看,辽上京地区契丹人风俗习惯是基于其本土的自然条件和生活模式,以游牧民族文化为主体,又兼以吸收中原及北方各民族文化的最终显现,这个过程是在适应辽上京本土物候条件、生产、生活方式的内在要求上,是在保持 着游牧民族文化这个本体的前提下,完全自然与自觉的条件下形成的。1、从上京周边瓷窑遗址分布及出土器物上看,当时辽上京手工业发展较好,出土辽瓷造型粗犷但工艺精美,是具有地方和民族特色的实用工艺品。这些历史文化遗物,既反映了契丹民族历史文化特点,又反映了契丹族和汉族等历史文化 的相互影响。2、从祖陵遗址、陪葬墓及相关出土文物上看,契丹葬俗由原始的天葬、火葬逐渐演化,实行土葬,墓葬方向以东为尚;择地卜兆,选址注重堪舆;归葬先茔,夫妇合葬;厚葬之风盛行。它既保留了民族传统葬俗,又吸收兼容了其它民 族的一些习俗,形成了契丹贵族独特的殡葬习俗3、从辽上京地区佛寺遗址及出土文物可见,当时上京地区佛教昌盛,寺庙林立,宗派繁多,显密兼修,这对沟通胡汉,加强辽王朝的统治起到非常重要的 现实作用。本文通过对辽上京一些较新的考古发现来梳理和分析当地契丹人风俗习惯,更为明显的突出辽代习俗的特点,以及契丹族与其他民族习俗的交流与融合。
从马家窑彩陶画综谈中国画艺术的渊源与发展
作者: 王志安    日期:2016-12-05 来源 :美术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地质矿产 中国画艺术 彩陶艺术 黄河中游 马家窑文化 安特生 北洋政府 艺术语言 黄河逆流 中国画发展 
描述:
仰韶文化二次合葬墓及相关问题研究
作者: 朱忠华  日期:2009-06-30 来源 :西北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二次合葬 社会结构 葬俗 仰韶文化 
描述:本文首先依据墓葬形制的不同把二次合葬墓分为两大类:单坑式二次合葬墓、大坑套小坑的复合式二次合葬墓;然后再依据二次合葬墓内人骨的处理摆放方式,进一步把单坑式、复合式二次合葬墓分为仰身直肢状、错位叠放、集中堆置、乱葬、瓮棺葬。单坑式二次合葬墓分为五类,复合式二次合葬墓分为四类。通过地层关系及出土器物的对比,确定各类墓葬之间的早晚关系,梳理出二次合葬墓的演变序列。在搞清楚二次合葬墓埋葬特点及发展演变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二次合葬墓发生及演变的社会背景。 本文通过对包含二次合葬墓的墓地结构进行对比分析,发现有多种墓地结构。仰韶文化早期有三级墓地结构:墓群——墓区——墓地。史家墓地、姜寨二期上层墓地、下王岗二期东北墓地的显著特征是:二次合葬墓广泛盛行,墓葬集中分布,墓地无墓区之分。此时,仰韶文化早期的三级墓地结构转变为二次合葬墓——墓地两级墓地结构。阎村类型瓮棺合葬墓地的结构更加松散。 随着二次合葬习俗的发展,墓地结构越来越松散。二次合葬习俗的发展过程,就是合葬墓所代表的家族组织从氏族中萌芽、发展壮大,并最终完全取代氏族组织的全过程。相关问题研究部分讨论了二次合葬习俗的起源、传播。认为二次合葬习俗于裴李岗文化晚期阶段起源于淮河上游地区,续而持续西进,从秦岭南麓沿丹江、汉水进入陕西地区,在仰韶文化早期阶段得到大发展,并于仰韶文化中期从关中地区退缩到豫西地区。最后探讨了墓葬二层台的产生及作用;并对人骨扰乱葬、俯身葬、割体葬等习俗进行辨析。
伏羲和伏羲文化初探——大地湾的启示
作者: 马志荣    日期:2016-12-05 来源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意识形态 生产技术 大地湾 伏羲文化 
描述:
元明清时期牛郎织女文学的传承与嬗变
作者: 周玉娴  日期:2009-03-31 来源 :首都师范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牛郎织女文学 传承嬗变 情节主题 
描述:牵牛、织女是空中的两颗耀眼的星宿,也是原始星神崇拜的对象,后来这两颗明亮的星宿成为牛郎织女故事的主角,降落到人间,演变成了一个美丽的神话传说。从先秦到汉代,牵牛织女的神话传说一直在民间流传并得到发展和孳乳,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这个故事基本定型。张华的《博物志》和《殷芸小说》中,有这个故事的基本雏形。而且,殷芸小说的记载成为这个故事的发展演变的核心和辐射源,后世的牛女故事多从中取材或在此基础上演变。魏晋时期,牵牛织女的故事和民俗节日七夕结合,从此这则神话故事在文学殿堂中大放异彩,同时在民间文化中广泛传播。唐宋时期牛郎织女故事在《灵怪录》出现异化现象,郭翰遇到织女下凡的艳事成为后代文人们创作的因素之一。唐宋时期的七夕诗歌繁荣,七夕风俗在民间蔚为壮观。明清时期是牛郎织女文学的鼎盛时期,七夕诗歌仍然沿着唐宋七夕诗词的道路发展。而在戏曲小说等叙事文学中,牛郎织女故事也成为文人关注的题材。比如,明代万历年间朱名世的《新刻全像牛郎织女传》、清代邹山的传奇《双星图》等都在故事原型的基础上孳生出的一些新作品。到了清代,宫廷和地方都要上演一些承应戏来庆祝,《昇平署月令承应戏》中就有“七襄报章”、“仕女乞巧”两出戏的剧本流传。清末民初的《牛郎织女传》是在民间艺人说唱的基础上,经过文人加工过的章回小说,是牛女故事的近代形态。牛郎织女故事的演进是在《殷芸小说》《郭翰》《新刻全像牛郎织女传》《牛郎织女传》《双星图》等一些叙事文学、历代的七夕诗歌和民间故事流传的基础上构成的,它们递相传承,迭加演变,共同推动这个故事向前发展。本文就元明清时期有关牛郎织女的小说和戏曲进行分析,并以这一时期的七夕诗词为佐证,试图厘清元明清时期牛郎织女故事在元明清时期的演变情况。
< 1 2 3 ... 11 12 13
Rss订阅